2025年1月18日下午,熊猫出海执行总裁史璟璟荣幸受邀,参加由毕友主办的“生而全球,出海问道——2025毕友全球出海新年论坛”。
在出海对话:企业出海实战探索路径、风险与成功之道环节中,与毕友创始人、百鲲资本创始合伙人郑海峰先生、盛景嘉成母基金主管合伙人王晓辉女士、法国利鑫集团董事长徐轶先生、德国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杨洁女士、华为云中东区域负责人管俊铭先生以及毕友Six-Circles出海通负责人刘琳琳女士,一起基于各自的领域和经验,分享实战案例中的遇到的问题和感想。
史总谈及,熊猫出海早在 2014 年便进军东南亚市场,通过长时间的深耕,在东南亚六个国家成立分支机构,并根据企业出海的三个阶段:前期筹备、落地经营和成长发展,建立跨境落地企服、财法税一体化、海外产业园、外贸综合、跨境物流和技术开发六大服务板块。
在助力中国企业出海的这段漫长历程中,各种情况都有所经历,有成功的高光时刻,也不乏失败的沉痛教训。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由于语言不通、政策多变等因素,给中国企业的融入带来了极大挑战。到了 2024 年,熊猫出海服务的企业数量多达千家,积累了海量的宝贵案例和实战经验。
对于企业出海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史总列举了两个实例。
广东一家制造业企业奔赴越南落地生根,却因忽略当地物流条件,无奈选择空运,使得成本急剧攀升,抵消人力等生产成本优势,以至于在越南的生产成本和在广东的生产成本相当;
浙江一家企业在印尼购置土地时,由于对当地土地政策缺乏深入了解,差点误买民用土地,后续经过我们详尽的土地尽职调查,改选园区土地才有效降低了成本。
基于此,史总给出了颇具价值的建议。企业在出海前,务必要做好周全准备,深入开展项目可行性分析,全面掌握政策法规,精准测算各项成本,并顺利完成项目搭建与调试工作。尤为关键的是,不能盲目照搬国内的成功经验,而是要深度融入当地的环境与文化,因地制宜地制定契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最后史总也建议出海企业善于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实现在出海路上少掉坑。
王总强调中小企业出海存在机会,但需谨慎对待。要重视海外风险,考量企业产品相关事宜,在搭建海外架构时,应依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徐总指出出海面临文化差异壁垒,以法国为例阐述其变化。表明欧洲市场潜力大,尤其是食品供应链大有前景。呼吁食品加工、预制菜行业进军欧洲,同时强调出海需有竞争力与市场了解。
杨总从人力资源角度,针对不同类型出海企业给出组织当地团队的建议。绿地企业要求人力需从 0 到 1 建立团队,而并购型企业对人力的要求是促进中国总部与当地团队不同文化的融合。
管总介绍了华为云生态,称在中东看到众多企业出海机会,华为期望携手更多优秀企业出海,借助国内方案共克挑战,共同应对复杂环境。
刘总就产品出海战略建议中小企业产品出海优先,先销售再搭建团队。强调要了解出海常识,对农业、食品板块出口资质等做调研适配,前期细致调研,控制风险。
在问答环节,史总针对“意向去泰国打造本土化电动车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做了详细解答。
史总首先指出,对于工厂的落地问题,泰国东部经济走廊区位优势明显,是很多中国企业的选择,但是目前已趋于饱和,在该区域的选择空间相对较小,企业在选址方面需要考虑更多。同时,在原产地证方面,泰国要求产品的原产地比例需将近 40%。因此,史总特别提醒,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明确好产品结构以及生产工艺的分布规划。
最后史总希望在2025年到来之际,我们国内企业家能带着勇气出海,并顺利在海外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生而全球,出海问道——2025毕友全球出海新年论坛”
主办方毕友成立于2012年,旨在成为创业者的毕生朋友,致力于成为面向全球服务创业者和投资人的专业平台。
本次论坛涵盖战略、市场、实战三大篇章,深度剖析出海全流程的关键节点与发展趋势。
主要嘉宾和议题如下:
熊猫出海很荣幸能参与到这场备受瞩目的 “生而全球,出海问道 ——2025 毕友全球出海新年论坛” 之中,和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精英们齐聚一堂,他们带着各自在出海领域的深刻见解、丰富经验与前沿理念。
熊猫出海在这思维碰撞的盛宴里,积极聆听各方高见,踊跃分享自身经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出海征程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正因如此,我们更加坚定了助力企业出海的决心。
此次参会,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契机,让我们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此,熊猫出海诚挚期望,未来能与更多伙伴继续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多元资源,为更多怀揣出海梦想的企业铺就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康庄大道 ,助力它们在全球商业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